達悟之父-紀守常
紀守常神父(Alfred Giger)於1919年3月15日出生於瑞士格拉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。紀神父從小立志當神父,因此中學時期就進入白冷會學校讀書。1938年中學畢業後入白冷會,並願意到中國人的地區傳播福音,為「窮人服務」是紀神父傳教生活的基本信念。紀神父進鐸之後,就進弗里堡大學就讀一年中文。紀神父一直渴望去中國人的地方傳教,不想去其他地方。所以當會長告訴他:「你可以去中國傳教」,紀神父真的很高興,紀神父家人也為他能去中國傳教感到高興。後來因為政局動盪、國共內戰加劇,紀神父與其他白冷會士被中國共產黨驅逐,最後只好離開中國。
1954年1月紀神父輾轉抵達臺灣,在錫質平神父的委派下開始了臺東縣馬蘭和鹿野地區的宣教生涯。紀神父的傳教事業不僅注重靈魂的得救,亦關心當地居民現實生活的改善。因此,除了一般的堂區牧靈工作外,還特別關心孩童教育以及婦女的職業訓練。隨後又在1954年8月1日單槍匹馬抵達蘭嶼,開始其蘭嶼島的福傳工作並結下不解之緣。從此救濟品便不斷運到蘭嶼,及時的救濟物資的確幫助了當時處於飢寒交迫的達悟族人。紀神父在蘭嶼傳教前後16年中,非常喜歡蘭嶼。念茲在茲的都是如何改善達悟族人的生活,神父曾告訴其家人「他寧可為達悟族人犧牲自己的生命」,紀神父對達悟族人的愛,深深感動了達悟族人。
紀神父在蘭嶼傳教的時期,非但不排斥傳統祭儀,還親自參與,並鼓勵傳教員要重視並傳承達悟族人的優質文化。在天主堂蓋好之後,請族人彩繪達悟文化圖騰在祭台與內牆上。落成時,更全程以達悟傳統舉行落成儀式,為天主教與本地文化的融合推向新的高峰。
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國民政府接收台灣。蘭嶼遭受到外族統治,社經地位均居於弱勢,權益無人捍衛。有鑑於此,紀神父鼓勵達悟族人投入選舉、競選民代,為族人爭取權益。同時,更具遠見地培育人才,不分教派。只要是當時國校畢業的前三名,即努力遊說家長答應將孩子送到台東讀書,並一肩挑起所有費用及照顧的工作。蘭嶼第一位師範畢業的學生,就是紀神父一手培植出來的。更有許多農校、商校和護理學校畢業後的族人陸續回鄉工作,擔任農業指導、教書、公務員。
1970年3月9日晚上,紀神父帶三名住在鹿野的原住民少女北上學習家政技藝的途中,經省道新營路段發生車禍,病逝新營。當紀神父車禍身亡的消息傳回蘭嶼時,達悟族的教友們莫不感到震驚與哀慟。為了表示對紀神父的感恩,蘭嶼鄉特別降半旗以示哀悼。三天後,紀神父遺體運回台東,在馬蘭天主堂舉行殯葬彌撒,當時的台東縣長親自到場致意。而出殯的隊伍更綿延數百公尺之長,這位一生為窮人付出的傳教士所引起的迴響之盛大,由此可見。
紀神父對達悟族的影響十分深遠而徹底,不但鼓勵達悟族人參與自治、帶著孩童留學「台灣」。更將畢生的心血奉獻給蘭嶼與達悟族,改變了蘭嶼人命運,族人深深感念其無私的奉獻,故被稱為「達悟之父」。
參考資料:本文資料大部分取材自《達悟之父——紀守常影像集》,席萳.嘉斐弄(Sinan- Jyavizong)編著南天書局出版,2010。
(想進一步認識紀神父的朋友,請參閱蘭嶼之父紀守常、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二書)